2019年,先倒下的将是一批“伪品牌”

 
 
2019年将成为中国建陶行业的分水岭,好的更好,差的更差,这是“老狼有话说”上一篇专栏文章的主要观点。现在,老狼再大胆论断,2019年必将有相当一批陶瓷“牌子”在市场上消失。
 
请注意,老狼说的是“牌子”,而不是行业常用的名词“品牌”。
 
虽然这二者可能都有中文名称(以及外文名称)、LOGO、形象展示、相关物料以及自圆其说的文字解读,但在老狼看来,“牌子”与“品牌”的差别大了去。所谓“牌子”,其实就是一个名称而已,跟阿猫阿狗没什么区别,方便大家叫而已。但“品牌”,那就不是阿猫阿狗了,而是一个让人一听到名称就肃然起敬的称呼,称呼的背后则是巨大的影响力。
 
这种影响力是足以促使购买者埋单的。
 
用包包来作比吧。LV品牌的包包,一万或者两万的价格差,你并不会太在意,因为那可是LV的手包啊。同样款式同样质量的包,如果是其它不知名的牌子,即使只是一百或者两百的价格差,你都会非常在意。
 
同样是包包,同样是相差一倍的价格,买LV包包的消费者可以多花一万(买得起LV包包的人,考虑的不再是价格问题),买普通包包的消费者却不愿意多花一百,这就是“品牌”与“牌子”对消费者的影响力不同。


 
绕了一圈,回到中国建陶行业来,我们天天与之打交道的瓷砖,从本质上来说,不同厂家的产品并没有太大差别。平整度、光泽度、致密度、吸水率,凡是广东陶瓷企业生产的(外产区的暂且不提),去掉标签你还分得出来吗?
 
再看瓷砖的表面,色彩、纹理,也是大同小异。
 
生产技术的同质化,以及产品开发的同质化,早已消除了绝大多数广东瓷砖乃至中国瓷砖的差异。
 
可是,就是在这生产环节趋于同质化的前提下,同属广东瓷砖的“牌子”,在市场上的表现却也各不相同。尤其是在被称为行业“寒冬”的2018年,有的“牌子”销量直线下降,有的“牌子”销量蒸蒸日上,可谓冰火两重天。
 
究其原因,有的“牌子”只是“牌子”,有的“牌子”其实是“品牌”。
 
凡是称得上“品牌”的瓷砖,在消费者心目中都有较为清晰的形象,认同度高,品牌溢价会让消费者埋单。所以,不管是零售、家装还是工程,客户在购买“品牌”瓷砖时,会得到马斯洛需求理论中所提到的“社交的需要”或“自我满足的需要”。
 
而那些只是“牌子”的瓷砖,在消费者心目中没有清晰的形象,认同度不高,购买的出发点主要是其物理性能,所以售价必然偏低。你低我也低,然后就是价格战,打得不亦乐乎之后,就是撑不住的一些“牌子”率先出局。

 
中国建陶行业有多少个“牌子”?
 
对于这个问题有几个不同的答案,一说是八万多个,一说是上万个。因为没有准确的调查数据,老狼就采用上万个这一说法,省得吓坏行业的小伙伴们。
 
在这上万个“牌子”中,百分之九十以上是没有知名度的,按照老狼在建陶行业混迹将近十年的经验,数得出来的“牌子”不超过300个。而这300个“牌子”当中,在全国各地的主流市场上频频出现的又不超过50个(相关数据来自于中国建材流通协会陶瓷卫浴经销商委员会)。
 
好吧,这50个“牌子”我们就当它们全部是“品牌”吧。那么,其他那些“牌子”未来会怎样?老狼相信,凡是没有足够销量的“牌子”,最终都会被市场淘汰。也就是说,中国建陶行业,可能只会剩下不到50个“品牌”,而这些“品牌”当中又进一步形成“寡头”,再一次挤压其他品牌影响力不够的“品牌”,最终只会留下二三十家“品牌”。
 
希望老狼的这一论断不会成为残酷的事实。但那需要目前还“健在”的“牌子”撸起袖子加油干,成为真正的“品牌”(而不是自为是的“伪品牌”),只有自己做强做大了,才不会被淘汰出局。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中国建陶行业也不相信眼泪。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