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家才“性冷淡灰”

 
【陶瓷行业那些坏毛病】专栏之九:
你们家才“性冷淡灰”
文/荆轲
 
据行业非著名知识分子老卢透露,今年博洛尼亚展会,中国同行共有几千人观展。在行业普遍高喊不景气的当下,如此大规模地西行“取经”,可以视为中国陶瓷行业找机会、寻出路的自救之举。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其实中国陶瓷行业近年来的崛起,与到国外“取经”有相当大的关系,远的如佛陶集团引进意大利先进生产设备就不说了(那已经写入了中国建陶史),近年来流行的现代风格瓷砖(现代仿古砖及其衍生分支),其实也是受欧洲陶瓷强国的影响,然后才在国内流行开来的。
 
细数一下,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到本世纪初,中国陶瓷行业欧风盛行,催生出了一大批起洋名的中国品牌(如马可波罗、蒙娜丽莎、罗曼缔克、伊莉莎白、欧神诺),而当时的瓷砖,无论是产品设计还是展示设计,几乎都是一片奢华的古典欧风。
 
大约在2014年左右,现代风格瓷砖开始出现,随后“现代仿古砖”这一命名被市场接受,由现代仿古砖又衍生出什么新现代仿古、后现代仿古、新现代、工业风、北欧风等不同细分风格,个别走极端的品牌还搞出了什么素色砖。总而言之,中国人学习能力强,新名词学得快,又善于举一反三,所以创造出了很多让人眼花缭乱的词语。
 
再创造也是一种创造,也是一种学习能力强的表现。近几年中国陶瓷行业动作频繁,你方唱罢我登台,确实热闹。
 
▲别人家的现代风格
 
不过,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些走极端的行为还是值得反思的。
 
举一个例子,“性冷淡灰”,听说过吧?
 
因为现代仿古砖的流行,因为“黑白灰”的吃香,“性冷淡灰”这个来自欧洲时尚界的名词,于2016年正式落户中国陶瓷行业。
 
作为“黑白灰”的重要元素之一,灰色是现代仿古砖(或现代风格瓷砖)中最常见的色系,各种不同深浅、不同名目的灰,把看似简单的一块灰色瓷砖演绎得活色生香,“灰”常了得。
 
同属一个“灰”,有高雅的,也有平庸的,于是这其中就冒出一个新词,“高级灰”。
 
但“性冷淡灰”怎么就成了其中的“高级灰”?“性冷淡灰”到底“高级”在哪里?这是荆轲直到今天也没想明白的事情。
 
荆轲没想明白没关系,这不妨碍有些企业拿“性冷淡灰”大做文章,似乎灰色的瓷砖一沾上“性冷淡”,就高级了,就大牌了,就不同凡响了,就有多少设计师为之“舔屏”了。
 
▲好好的灰色硬要叫成“性冷淡灰”大做文章
 
事实胜于雄辩,“性冷淡灰”被炒了一两年后,没什么大作为,之后便悄无声息地退出了中国陶瓷行业的营销话题。因为,终端并不卖“性冷淡灰”的账。
 
为何来自佛山的话题“性冷淡灰”,到终端成了热脸贴冷屁股?
 
究其实,色彩对人的情绪是有暗示作用的,并在潜意识层面影响人的行为。比如公共空间,也就是通常说的“工装”领域,瓷砖的色彩素淡,会让人的情绪保持冷静,不容易亢奋。可是,要走经销商渠道的瓷砖,在国内更重要的是进入“家装”领域,也就是说这瓷砖是家庭使用——你让一个家庭内部的夫妻关系潜意识里要“性冷淡”,那怎么维系家庭关系?
 
“性冷淡灰”对于家装领域的瓷砖销售,绝对有害无益。而那些奉行“拿来主义”,不分青红皂白,将“性冷淡灰”硬塞到消费者家中的策划人员,要么脑子进了水,要么是性别意识混乱(就像现在正在挨批的演艺界“伪娘”、“娘炮”现象),所以才会使出这种在荆轲看来纯属“无脑”的昏招——如果一定要给“性冷淡灰”找个空间,让那些始作俑者家里“性冷淡灰”吧。
 
好的策划是要符合人性的。
 
与此相悖的,就是反人类的行为——模糊人类的性别意识,同样是一种反人类行为。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