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企节流蔓延到市场部,陶业媒体洗牌期还有多远?


 
前段时间,一个在陶企市场部任职的朋友找鱼肠倾诉,说他们公司最近出台了新的工资制度,每月实发工资由于经过了提留以及挂钩业绩等环节所剩无几,并且工资也已经进入了拖欠状态,加上还有一些其它的“变态”规定,让他动了离职的念头。
 
面对朋友的这种遭遇,鱼肠除了提供一点微不足道的话语安慰,并通过查找最近还在招聘市场部岗位的陶企让他考虑一下之外,也没有更好的解决之道。
 
今年开工以来,耳畔频闻陶企节流的举措,陶企销售部或降薪或裁员,让许多局内人惶恐不已,毕竟“车奴、房奴”的既成事实足够让人压力山大。
 
朋友的这一番切身诉说,让鱼肠后知后觉地意识到,陶企节流已经逐渐从销售部蔓延到市场部了。
 
近年来倒闭、降薪、裁员等种种迹象,让“形势空前严峻”这六个大字,实实在在地摆在了所有陶瓷人面前。其中当然也包括陶业媒体人。
 
 
 
据鱼肠的不完全统计,佛山目前依然还有近30家陶业媒体。因为不了解其它行业的媒体状况,鱼肠也不知这个数量是多是少?
 
不过,身为陶业媒体人的一员,鱼肠感觉这个数量是略显“拥挤”的。原因,则是陶业媒体的业务重叠度太高了,这一点和陶业的同质化现象如出一辙。
 
为什么会存在近30家陶业媒体?自然是因为门槛低。尤其是媒体“去纸化”之后,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注册一家公司、建立一个公众号和网站就可以操作了。
 
而且,由于走的是“熟人经济”的业务开拓路线,新的陶业媒体在创立初期的生存压力不会特别大。你想啊,对于陶企来说,陶业媒体的受众都是在同一个陶业圈子里进行传播,因此他们对点击量的要求并不会特别高,只要陶业媒体和陶企双方私交尚好,将预算投放给A还是B都差不多。
 
所以可以说,陶业媒体的生存之道很大程度上就是在——刷脸。
 
 
 
但是,“看脸投放”的时代正在悄然走远。
 
因为陶业媒体的“财源”即陶企的日子开始过得紧巴巴了。相信很多陶业媒体人这两年都会在和陶企的业务洽谈中得到一句类似“定向投放”的告知。
 
“定向投放”是什么意思?就是节流的意思。直白点说,当前形势下的陶企首先考虑的是“要保命”,而不是“要面子”。毕竟,命都没了面子又有何用?!
 
然而,在陶企已逐渐转向“理性投放”的现实背景之下,陶业媒体的业务开拓模式却仍然以“感性刷脸”为主,提供的产品并不具备所谓的“差异化竞争力”。
 
在陶企洗牌加速的前提下,陶业媒体也在无限接近洗牌期,这也是鱼肠的危机感来源。
 
 
 
那么,如何化解这一场即将到来的陶业媒体洗牌期呢?
 
从已有的案例来看,鱼肠发现了两种应对方法。
 
方法之一是拓宽业务范围。遵循“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指导思想,将目标行业扩大,不局限于陶业,逐步转向泛家居媒体。佛山有着深厚的泛家居产业基础,理论上这一方法是行得通的,但需要注意在实际操作中会拖累于资金实力。步子迈大了的后果大家都懂。
 
方法之二是去媒体化。以媒体的传播功能为基础,更多地去开拓第三方服务类业务,比如策划活动,比如链接其它的更大的平台。
 
鱼肠当然愿意相信还有其它的突围之道,例如还是可以做一家以传播为内核的媒体,但传播的形式需要更加多样化。比如,可以通过幽默的外壳来传播严肃的内容,增强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可读性和互动性。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