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趋势,中国建陶薄型化已经“在路上”

图片
▲薄型化陶瓷砖应用案例——杭州亚科中心(来源:蒙娜丽莎)

去年年底,小编淘到了一批瓷砖尾货,泥水工在铺贴时感叹:“现在很少有这么厚的砖了。”

一语惊醒梦中人。原来,瓷砖早已在悄无声息中全面减薄。

广东冠星陶瓷企业技术总监江想健依稀记得,2000年左右来到佛山时,瓷砖产品生产的规格不大,厚度一般为7.5-11㎜。后来随着工艺发展,产品规格不断增大,产品以仿古和仿石材为主,厚度一般为11-13㎜。2018年以后,随着陶瓷装备的成熟以及工艺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大板、岩板开始兴起,同时国家对节能降耗的收严收紧,产品开始逐渐减薄,目前大板、岩板厚度主要有6/9/10/12㎜,3㎜的薄岩板也相继生产成熟。

新一派企业市场总监黄卓楠指出,2012年瓷砖的厚度基本在11-12㎜(抛光砖、抛釉砖等)和12.5㎜左右(微晶石),后来逐渐减到10.5㎜、10㎜,甚至9㎜。

“以800㎜×800㎜规格为例,常规瓷砖一开始普遍的厚度是11㎜,其中最厚的是微晶(近12㎜),目前做的比较多的是10.5mm左右,薄的是中板(8㎜左右)”,特地·负离子瓷砖厂长罗斌说道。

印赛意式质感砖创始人梁建雄进一步指出,很多传统品牌瓷砖从原来的10.5㎜、11㎜转到8㎜左右,目前400㎜x800㎜中板已有7.5㎜左右的厚度。

作为瓷砖辅料商的洪邦科技负责人何坤也感受到了瓷砖减薄的趋势,他说:“从前年开始感受到大板和岩板的厚度比以前薄了一半,甚至是三分之二。”

由此可见,中国建筑陶瓷(以下简称“建陶”)薄型化已不再是纸上谈兵的趋势,而是已经“在路上”。

 

一、生产引擎
技术创新,环保驱动

用罗斌的话来说,瓷砖厚度的变化史就是整个建筑陶瓷设备及技术的发展史,80年代国内的生产技术较落后,瓷砖压制采用的是手工压制,因其压制力度较小,因此为保证瓷砖的强度,其厚度就要大;随着时代发展和技术的更迭,国内逐步采用现代化自动压机以及先进的辊道窑,压制烧成后的瓷砖具有更高的强度(抗折强度和断裂模数),因此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可以做到更薄。
 
正因如此,陶瓷行业出现了一个“怪现象”:“大规格瓷砖能接受薄,反而600㎜×600㎜、600㎜×1200㎜等传统规格的厚度还保持在9.5㎜左右”,费罗娜水泥瓷砖创始人陈高照认为这是设备更迭的结果。
 
换句话说,大规格瓷砖的出现,对生产设备和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建陶薄型化的发展。
 
图片
▲先进设备是建陶薄型化的基石(来源:LA'BOBO)
 
1、缘起:薄板诞生
 
薄板作为建陶薄型化的典型代表产品,在中国的发展还要从2006年说起。
 
当时,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提出了“陶瓷砖绿色制造关键技术与装备”课题:通过对湿法辊压成形坯釉料配方体系、坯体增强增韧、成形、干燥、施釉及烧成等技术的研究,重点开发出湿法生产薄型陶瓷砖成套技术与装备,建立薄型陶瓷砖质量标准体系,实现陶瓷砖原料减量50%、降低能耗45%以上的目标。
 
据知情人士透露,起初接手该项目的企业,无法解决陶瓷砖薄型化后的变形问题。于是,作为专家委员会成员的陈帆教授找到了蒙娜丽莎。
 
此前,很多行业人士认为,瓷砖尺寸变大之后,厚度肯定会相应增加,否则从成型、干燥、施釉等环节就有很多难度。是陈帆教授的支持,让蒙娜丽莎开启了研发大规格陶瓷薄板的艰辛之路。
 
不成型?那就调整配方;烧成后开裂变形?那就改进烧成工艺;成品加工后破损?那就继续优化配方、烧成工艺以及生产过程控制各环节。据悉,蒙娜丽莎投入一个多亿,经过一年多的研发,引入恒力泰万吨压机,共尝试了1200多个配方,才解决了诸多问题。
 
2007年,国内第一条干压超大规格陶瓷薄板生产线落户蒙娜丽莎,900㎜x1800㎜x5.5㎜规格的陶瓷薄板正式规模化投产,中国建陶薄型化走出了万里长征第一步。
 
一石激起千层浪。2009年,LA'BOBO推出4.8㎜薄板;2009年,皇磁推出600㎜x1200㎜x6㎜薄板;2011年起,新中源先后推出EP薄板和高一点薄板;2012年,湖北金海达瓷业正式生产薄板;2016年,顺成陶瓷集团成立BTP品牌,正式进军薄板领域……
 
在生产技术和设备的日益变革中,如今大多数介入薄板领域的企业,都能生产出低至3㎜厚度的薄板,蒙娜丽莎甚至研发出了2㎜的透光陶瓷板。有的企业还通过与玻璃、木材等材料复合应用扩大薄板应用范围,进一步拓宽家居装饰应用市场领域。
 
图片
▲中国建陶薄型化的启程(来源:蒙娜丽莎)
 
2、催化:岩板浪潮
 
薄板还没来得及成长为大众品类,2016年,陶瓷行业又刮起了“大板风”,“无大板,不大牌”成为行业新的旗帜。
 
从相关标准所下的定义(如下表)来看,薄板与大板的厚度恰好相反,6㎜是两者的边界值,至少在产品系数上,大板未对薄板形成冲击。
 
图片
 
但行业的变革超出了我们的想象,2018年岩板横空出世,2020年年底行业建成108条岩板生产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走进千家万户。
 
从定义上看,岩板兼顾了薄板与大板的所有厚度,这个号称是“新物种”的产品,不仅以强势的姿态抢占了大规格瓷砖的市场份额,还入侵了大家居市场,进一步拓宽了建筑陶瓷的应用领域(此前薄板和大板也有涉及,但未形成大势),让更多消费者看到建筑陶瓷在薄型化上的无限可能。
 
黄卓楠表示,新一派以9㎜岩板为枪靶,定位是做家居的墙地面(也会应用于岛台),就家装岩板来说,9㎜应该是目前市场认为最合适的一个厚度,可以兼顾墙地面的使用。
 
岩宝科技董事副总经理陶荣则表示,3-6㎜厚度的岩板,虽然需要与门板、铝蜂窝、玻璃等材料二次复合,但是复合之后更美观,抗冲压能力也更强。
 
此外,在陈高照看来,之所以说岩板对建陶薄型化的发展功不可没,是因为在大多数消费者眼里,岩板属于新产品,通过其传递的新理念更容易使他们信服。
 
图片
▲9㎜是新一派主打厚度(来源:新一派)
 
3、成熟:环保大势
 
前文提到,研究建陶薄型化的初衷是节能减排。正是不断收严的环保政策,让中国建陶薄型化全面开花,而不再是某些品类的孤军奋战。
 
据罗斌介绍,制作瓷砖的主要材料为无机非金属矿物(如高岭土、石英、长石等),其中大部分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在现代化高速发展的大趋势下,资源消耗速度急剧增加,而建筑陶瓷属于资源依赖型行业,在保证瓷砖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非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已成为国家的发展战略,因此国家在2015年修改并制定新的国家标准《陶瓷砖》GB/T4100-2015(增加对厚度的限定),目的是促进陶瓷砖向薄型化发展,改善建陶行业节材与能耗限额水平。
 
2016年5月18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推广薄型化陶瓷砖等绿色产品。
 
在各项环保政策的倒逼下,近两年来,陶瓷生产原材料和天然气、煤炭等燃料一再涨价,企业生产成本不断增加,更是促进了中国建陶薄型化的快速发展。
 
BTP岩板薄板销售总经理彭真说:“早几年瓷砖薄型化的趋势还不太明显,但近两年来除陶瓷薄板之外,各个企业都将800㎜×800㎜、750㎜×1500㎜、900㎜×1800㎜等规格的瓷砖,逐渐从原来的10-12㎜厚度,转变为9-10㎜厚度。”
 
黄卓楠也说:“变化比较大的是900㎜x1800㎜规格,一开始做12㎜(2019年),后来做了11㎜(2020年),到现在9㎜(2021年)。”
 
因势利导,费罗娜水泥瓷砖就是在这段时期,将产品厚度从12㎜减薄到10.5㎜。
 
图片
▲国家标准(GB/T4100-2015)增加对厚度的限定
 
前文有所提及,瓷砖减薄后,对企业的生产要求其实更高,尤其是设备和技术,短期内增加了生产成本。
 
罗斌解释说:“较薄的厚度,要保证其强度,需要在瓷砖的配方、压制、烧成等诸多环节进行技术的革新和设备的换代,例如:原材料纯度更高、大型压机压力更大、压制后坯体致密度更高、烧成的辊道窑运行更平稳等。”
 
但从长期来看,瓷砖薄型化更符合国家的发展战略。综合多名受访者意见,瓷砖薄型化给企业乃至社会带来的利好主要体现以下方面:
 
(1)节能节材,低碳环保
 
中国建材流通协会科技与创新首席专家王勇表示,瓷砖通用厚度从过去的12㎜、11㎜、10㎜,到现在的9㎜、8.5㎜,至少减少了20%的原材料使用量,进一步减少了能源消费,符合国家层面“双碳”的要求。
 
陶瓷薄板的绿色性能则更为突出,LA’BOBO品牌创始人唐硕度表示,其公司的产品厚度只有传统瓷砖的1/3,每平方米可比传统瓷砖节约矿产资源63%以上、电力50%以上、燃料40%以上,减少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排放60%以上。
 
(2)降低物流成本
 
彭真指出,在同规格产品的情况下,由于陶瓷薄板厚度及重量只有传统瓷砖的1/2或者1/3,一部车运输的瓷砖数量起码能增加一倍。王勇补充说:“这也涉及到(运输工具)排放量的降低。”
 
(3)提高施工效率,减少铺贴辅料用量
 
某受访者表示,以切割为例,薄板在直线切割时可现场直接用玻璃刀手工切割,不需要用电,无粉尘、噪音。传统厚度瓷砖需要用到切割机,有粉尘、噪音,还耗能(异形切割还是需要在加工厂用水刀切割)。
 
经销商广州华陶刘向表示,从终端来看,做薄后的中板由于吸水率下降,施工起来更为简单,不再需要像瓷片一样泡水。
 
蒙诺装饰总工徐工认为,瓷砖变薄之后,搬运也会省力很多。比如,800㎜X800㎜规格的瓷砖,以前一个人搬很辛苦,一个人一天只能铺十几平方米,现在一个人可以轻松搬动,一天可以贴三十多平方米。辅料方面,以前还要用铁锹搅拌水泥和砂浆,现在用瓷砖胶方便多了。而且规格越大产品减薄越有效,尤其是1600㎜X3600㎜的大规格岩板,搬运难度相当大(要使用吊装工具),铺贴时还要考虑瓷砖胶的应力。
 
何坤则表示,大板和岩板变薄之后,上墙的安装方式有所改变,以前是瓷砖胶刷满整块墙,现在是背挂安装,只需在点位打胶即可。因此,瓷砖胶的用量比以前至少省了一半,就拿20公斤的瓷砖胶来说,以前只能铺2㎡,现在可以铺4㎡。
 
(4)降低建筑承重,提高空间利用率
 
A4薄板总经理丁德顺认为,瓷砖减薄,可以节约空间,在旧改领域有很大市场。
 
根据蒙娜丽莎的测算,40㎡的客厅,用薄法施工,即地面找平后直接刷一层瓷砖胶,地面5㎜的水泥基层+瓷砖胶,8.8㎜的施工层就够了;传统的铺贴方法,水泥+瓷砖约要20㎜+,等于地面可以节约出15㎜左右的空间,墙面也能节约5~8㎜,如此一来,空间的整体利用率就提高了。
 
(5)提升空间应用美感
 
按照台湾设计师林郁专的说法,不管在地面或是墙面,薄砖在贴砖之前对于表面平整度有更高的要求,所以要先整平打底后才能贴砖,这样的优点是避免了传统铺贴会有的起鼓瑕疵。
 
彭真也指出,陶瓷薄板在铺贴时对基底平整度的要求更高,优势是可调幅度也会增加,更容易找平,高柔韧性的陶瓷薄板可有效减少铺贴过程中的翘角及拱起现象。而且薄板以大规格产品为主,可以有效减少铺贴缝隙,整体视觉更加高端大气。
 
(6)带动陶瓷辅料行业发展
 
在亚细亚辅料负责人豆桥伟看来,瓷砖薄化,就是轻质化,意味着墙面应用会更多,尤其是在护墙板和户外的使用,会给瓷砖胶和背胶带来更多的市场机遇。
 
何坤认为,虽然薄型化瓷砖的瓷砖胶用量更少,但对粘性的要求相应提高,这倒逼着洪邦科技不断提升技术水平。
 
图片
▲薄型化能为企业节省不少成本(来源:LA'BOBO)
 

二、销售通路
改变心智,行业推动

推动绿色生态环境建设,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这是建陶薄型化的社会与经济价值,但要打开销售通路还远远不够。
 
1、现状:市场接受度不足
 
“工装领域一定比家装领域更早接受薄型化”,陈高照认为,这是因为专业买家的认知度更强,而且工装领域更容易看到成本优势。
 
作为国内薄板开创者的蒙娜丽莎,就是以工程领域为突破点,2009年韶关大厦总部大楼的109米高外墙、2010年杭州亚科中心(杭州生物医药科技大厦)约130米高外墙,全部用了蒙娜丽莎薄板。相关负责人解释说:“虽然当时推广比较难,但是工程领域有很多建筑师认可这个东西(薄板),因为它是真正的节能产品。”
 
这也可以看出薄型化瓷砖在应用上的另一个特点:上墙比下地快。正因如此,蒙娜丽莎薄板在零售渠道的开拓,是从背景墙开始的。
 
据悉,当时行业兴起了600㎜x1200㎜规格瓷砖,多为传统厚度,而蒙娜丽莎一次性推出几十款5.5㎜薄板,市场销量非常可观,薄型化概念也被不少消费者所接受。
 
即便如此,唐硕度坦言,陶瓷薄板的推广还是有一定难度,即使是12年的专注输出,LA’BOBO的主要销售渠道还是在公共工程和房地产上,无法成为家居市场的销售主流。
 
图片
▲薄板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来源:BTP)
 
(1)消费惯性难以改变
 
首先,中国人追求厚重感,“砖越厚质量越好”的消费理念早已根深蒂固,对“薄”有着天然的不信任。
 
中山某装饰公司老板表示,比较传统的业主还是觉得瓷砖要厚一点,因为瓷砖瓷砖变薄,平整度会差一些。
 
万言装饰负责人车章彬说:“以400㎜×800㎜墙砖为例,变薄之后泥水工并不适应,他们认为厚砖更好贴,因为在敲平的时候不容易烂。”
 
丁德顺认为,陶瓷薄板与其他材料复合是一条出路,与蜂窝板、不锈钢、工业塑料都可以复合,在家装领域可解决承压问题;用于家居领域,可与玻璃、木板等复合。不过,复合之后材料成材会增加。
 
其次,消费者对装修材料具有使用惯性。据林郁专了解,消费者对于新材料研发的推新到市场几乎是陌生,除非通过广告推广或是朋友介绍才得以知晓,但对于新型材料普遍的特性、价位、施工难易度、用后评估,都是存有观望或拒绝当小白鼠的心态居多,尤其瓷砖产业这两年的材料大变革,薄板这一新材料对于广大消费者的推广力道依然不足。
 
(2)购买和铺贴成本高
 
林郁专认为,消费者目前的购买主力,应该还是以传统瓷砖为主。由于厂家之前瓷砖的库存量还是偏大,为缓解库存压力所推出的促销优惠,也导致业主不会多花预算来采购薄板或大尺寸的岩板。尤其是介于中板和大板之间的750㎜x1500㎜主流尺寸,价格下降后比薄板还便宜。
 
他还表示,薄砖最标准的施工工艺还是以薄贴为主,比传统湿贴多了一道瓦工的水泥砂浆整平打底工序及费用,所以肯定比传统瓷砖施工贵。此外,若是现场施工无法满足精准切割的要求,还是只能在工厂精密加工后再送工地,这也会产生相关费用。
 
车章彬也指出,对于常规瓷砖而言,为了找平,薄砖在铺贴时所需基材会增加;薄还会容易弯,需要增加施工人手。
 
图片
▲薄板铺贴现场(来源:LA'BOBO经销商高炜浩)
 
2、破局:集行业之力推动
 
“变薄并不是一气呵成,不是简单的少用一点料,而是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配方调整和技术改造等各方面配合,才能呈现出最终变薄的结果”,黄卓楠说道。
 
陈高照认为,改变消费者的固有认知,是一个温水煮青蛙的过程,建筑陶瓷薄型化不能一蹴而就,一下子从12㎜减到6㎜是专业品牌所做的事,费罗娜要在稳定的基础上跟随主流。
 
按照陈高照的解释,费罗娜主要从品类和外观属性,延伸到生活方式上去打动消费者,厚度在费罗娜体系中的关注点并不大,到底减不减?怎么减?实际上是供应链与代理商、经销商和消费者之间的平衡问题。
 
换句话说,建筑陶瓷薄型化不是一家或几家企业的事情,只有整合全行业的力量,心往一处使,才能打破薄型化陶瓷砖的销售困局。
 
主攻陶瓷薄板外墙装饰保温一体板领域的A4薄板,教育市场用了将近2年时间,效果不算太好,其创始人丁德顺认为,这不应该只是他们一家企业来做,应该是行业行为。于是他们从做一体板的头部企业入手,逐个沟通,最终带动其他企业跟进,通过这种借力的方式,终于打开了市场,近期效果明显,公司有知名度了。
 
丁德顺还说:“陶瓷薄板目前在这一领域的份额很小,最多1%。主要问题在于国内各省对一体板应有不同的地方政策和操作规程,目前没有全国通用标准。比如,高层建筑使用外墙装饰保温一体板不能超过24米的高度,问题是现在数百米的超高建筑到处都是,这就限制了我们的市场空间,这迫切需要出台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王勇认为,企业要多向消费者宣传瓷砖减薄对建筑承重、运输、加工、铺贴的好处。
 
按照唐硕度的说法,假如这个行业里面有十个大品牌都将厚度减薄为8㎜或者更薄,那瓷砖的厚度就会重新被定义,而且会被市场所接受。因此他希望有更多头部品牌共同去引导瓷砖薄型化趋势,真正做到科学利用资源,保护地球环境。
 
图片
▲薄型化能保护地球环境(来源:LA'BOBO)
 

三、未来蓝图
薄乃大势,因地制宜

未来,建筑陶瓷在厚度上会呈现出什么变化?这一轮的薄型化会成为昙花一现吗?受访者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薄型化是未来发展趋势
 
丁德顺认为,瓷砖薄型化是一种趋势,因为能耗低、资源节约,并且还能减轻建筑承重。用于室内,可以隔热。用于快装领域,在装配式装修、装配式建筑空间更大。随着消费者认知水平的提高,未来消费者更能接受陶瓷薄板。
 
林郁专说:“陶瓷薄板耐用、防火、耐酸碱的特性,是其他板材可能无法比拟的。尤其对于旧房改造,不管室内室外,无需拆改旧墙面再铺贴,这个市场未来我是觉得蛮大,应该大力推广。”
 
他还表示,未来薄板对于瓷砖产业是具有革新创新的时代意义,也是各家厂家寻求产品更多样化的突破,让消费者有更多不同的需求选择,也带动设计市场的创新思路运用,还有施工工艺的提升,还有各自产业分工带来的更好利润,薄板产业整体后续发展比较乐观。
 
江想健认为,无论是出于节能降耗的需求还是消费者审美的变化,薄而大都是产品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蒙娜丽莎受访者表示,薄型化是陶瓷行业发展的未来,要摆脱行业这种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的现状,如果不把瓷砖减薄、把消耗、能耗降下来,就无法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图片
▲越来越多家装用户接受薄板上墙下地(来源:LA'BOBO经销商高炜浩)
 
2、瓷砖太薄没有必要
 
蒙娜丽莎受访者认为,薄只是其中的一个方向,对于建筑陶瓷来讲,做得太薄没有意义,反而还增加了不少限制。他说:“3㎜厚的产品不太会单独使用,需要跟别的材料复合,才能起到装饰、加固的作用。”
 
彭真也认为,在室内装修装饰层面,低于3㎜的厚度没有必要。但未来随着生产技术与设备的进步及市场需求的发展,更薄的陶瓷产品也不无可能,因为瓷质产品绝缘耐高温防火,是性能最稳定的产品之一,应用范围可能会进一步扩大。
 
3、厚薄应根据使用情况而定
 
林郁专认为,厚薄应根据运用范围而定,而非只是一昧追求更薄的特性,石材加工早已有1㎜的技术,价格当然是比正常石材贵,只是要这样薄自然有他背后无法取代的意义,薄板瓷砖也是如此。
 
徐工指出,农村市场永远需要厚的瓷砖,因为瓷砖减薄,对应的基建设施要好,尤其要求平整度要高。材料因建筑本体而生,市场需求决定了产品厚薄。
 
黄卓楠则认为,厚度本身无标准,所谓的标准其实是行业内的先行者做了,后面的企业再跟进,慢慢成为行业中的一种约定俗成,所以合适就是最好。
 
最后,用罗斌的话来总结,随着制造工艺的完善、建筑施工的规范、建筑辅料配套的成熟、应用研究及市场的大力推进等措施,瓷砖的薄型化势必会是一条长久的发展道路,但厚度会依据使用场合的不同而变化,如:对抗折强度要求不高的墙面铺贴,厚度会更薄,更注重表面装饰效果,会重点发展釉面花色及工艺效果,而地面铺贴则会在保证特定厚度的条件下重点发展表面耐磨、防污、防滑等实际使用功能。
 
专题策划:老狼
专题采访:老狼、罗碧兰、林巧玲
专题撰文:罗碧兰
 
图片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