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狼观察⑲】好运高照陈高照


▲费罗娜水泥瓷砖创始人陈高照
 
【老狼观察⑲】好运高照陈高照
讲述者:陈高照(费罗娜水泥瓷砖创始人)
整理者:老狼
 
他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富二代”,但的的确确是“高富帅”。长得高长得帅是先天因素,有钱有见识则是后天努力的结果。当然,赶上了好时机,遇到了好平台,这也是费罗娜水泥瓷砖创始人陈高照,这个中国瓷砖出口领域的牛人,这个酒量一般但爱喝酒的重庆崽儿,取得事业成功的必备条件。
 
事实上,陈高照一直都很幸运,比如中学10岁进实验班,大二上学期过英语6级,挂科7科还能顺利毕业,在蒙娜丽莎做出口一个人贡献1.8亿销量,创业第一年遇到次贷危机靠一张订单为公司续命,盯着出口做的水泥瓷砖却意外在国内走红,提前布局国内市场后销量不受“新冠”疫情影响……
 
商业运营,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费罗娜“幸运”的背后必定有陈高照的经营逻辑。本文尝试从陈高照的成长轨迹,来探寻他的经营逻辑。
 
以下内容为陈高照讲述:
 
从学霸到“学渣”
填志愿成分水岭
 
首先声明,我酒量一般,只是爱喝点酒。
 
山城重庆的酒文化很浓厚,我的外公,都会用筷子蘸着酒喂两三岁的外孙。
 
我喝酒是从初中开始的。父亲拉着我吃火锅,他一个人喝酒无聊,我就陪着喝一杯半杯的,山城啤酒,很淡的。我妈不怎么吃辣,也不爱吃肉,她对火锅没兴趣,那我就得陪。
 
到高中后两年就放开了喝。到期末请老师吃饭,也是可以端着啤酒敬老师的,老师也不会说。那个时候老师对抽烟“偏见”会深一点,可能在老师眼里抽烟不是好学生,喝两杯酒没什么问题。
 
我是1982年年底出生,读书又早了1年,我们那里从小学开始拔尖子,中学时我在11中读实验班,原本要比一般学生要少读2年,结果教委出面干涉实验班,就少读了1年。这就使得我比一般同学小2岁。所以我20岁就本科毕业了。
 
在我们的实验班,配备了全校最好的老师——要么是上了年纪的,要么是非常有能力的。除了英语老师,我们的老师全是讲四川话的,语文老师上课也是讲四川话——上了年纪的老师就是这样,所以我的普通话一直不太标准。
 
高中时期我算是偏科型学霸。高中英语老师给我们几个开小灶,英语是用2套教材,我的英语、化学成绩全年级靠前,不过物理成绩是班里倒数的。经常出现这种情况,4科成绩公布出来我是第一名,物理成绩一出来我又回到了十几名,严重偏科。
 
我是高中99级毕业。1999年,重庆第一年自主招生,当年也是大学扩招第一年。上了重点中学的,只要不是脑子笨,都能上大学。
 
我们11中当年高考升学率很高(97%)。
 
我们班有53个人,本来是45个人,初中升高中时不能填别的志愿,11中这个志愿已经提前打印在第一志愿上了,有两个同学硬要跳出去。我们中考是走过场。中考结束后,学校还把年级前十名抽进来,放进我们的实验班。
 
我的高考成绩比重点本科高了80分,班里排第15名,在全校肯定是前二十名,全区是三十几名。这个成绩,除了清华、北大,其他大学都能考的。
 
但我的问题出在填志愿上。对于重庆人来说,我们只对北京、上海的大学感兴趣,其他地方的大学?还不如就在川渝读。所以其他地方的大学,哪怕是好大学,在我们那边招生分数都不高的,没人愿意去。比如很牛的哈工大,比重点线高一二十分就能去的。
 
1999年,重庆第一次尝试先考试后填志愿。一般考完再估分八九不离十。我估分五百七八十,华工前一年在重庆的调档线在五百六七十,北外的调档线不到五百三十,稳妥起见,我报了北外(外交法语专业)。一般本科,报了川外。
 
我把上一届录取分数作为参考。事实证明,我过分依赖这个参考了。
 
1999年,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美机轰炸,学生的外交热情上升,北外分数增高,调档线到了598分,比重点线高90分,我没考上。
 
北京化工大学看了我的档案,主动找上门,让我进收分最高的专业,计算机系。我查了一下资料,北京化工大学也是重点大学,不过在北京算二流大学。
 
去了才知道,大学还没中学大,国庆期间小姨来老校区看我,看了就哭。
 
要么去读北京二流的重点大学,要么留在重庆读川外,现在想来这是决定我人生的重要关口,不过当时做决定自己其实是懵的。
 
▲山城重庆是陈高照的家乡
 
挂七科还能拿学位证
全班考研就两人不考
 
到了大学,喝酒已经放得很开了,一块八一瓶的燕京啤酒,把瓶子还回去,还退你五毛。随便喝。学校宿舍楼下的小卖部就有,几个同学凑钱,2个人抬一箱(24瓶)到楼上(五楼)。当晚就搞掂,花生米下酒。当时一个寝室8个人。
 
那时我是在北京化工大学北三环老校区上学。我们的寝室正对着北三环立交桥,一天到晚吵死了。
 
我是1999年上大学,那是最后一届半自费本科,一年学费2850元,包住宿。在北京读大学,每个月还有大约80块钱补贴。到了2000年,学费就是五六千起步了。
 
当时正处于教育体制改革阶段,北京是从2000级开始强制转学分制,我们这一级(1999级)可转学分制,也可不转学分制。我那个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非学分制的,我们是科目制,考完就过,挂了就补考(花10块钱补考),没有重修一说。非学分制考试抓得没有学分制那么严。
 
不凑巧的是,我的学号23(乔丹的号码,记得非常清楚),考试时的几种主流教室,23号都是坐前排,作弊都没法作。坐后面的同学打小抄很“猖狂”的,前面的就很痛苦。
 
基本上混完四年就能拿到毕业证,学位证则要看过去这四年补考过多少次,以及有多少科补考还没过的。我高中是学霸,大学是学渣,大学一共挂过7科,电磁学补考也没过,差一点点拿不到学位证。4年大学,我混了三年半,全班29人,2人不考研,我是其中之一。
 
为什么挂科这么多?我不学习嘛,踢球、打游戏、听歌追摇滚,搞文体节目去了。
 
理论上我是拿不到学位证的。不过2003年遇到“非典”疫情,毕业考试放松了,因为大家半年都没怎么上过课。
 
还有,我大二上学期过了英语6级,大一过了4级(高分一次通过),而本科毕业是4级标准。
 
其实,第一次考英语6级,我才得了59.5分,第二次60.5分,勉强过6级。就卡在不背单词上。我听力是满分,阅读是高分,选择题是蒙的,作文得不了分——因为没有用6级词汇。
 
我们这一届(2003届),最后一届全公费研究生也赶上了。在北京上大学的同学,大家来自天南地北,不一定每个人家庭条件都好,免费读研,挤破头都要去的。
 
北京化工大学的计算机系,其实挺牛的,中国头两根从美国拉回来的光纤,一根进了清华,一根就进了北化,它的计算机系是有底蕴的。而我们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也很牛,很多同学读了研究生后,去了华为做工程师。
 
不过这个专业,数学、物理要学到顶才行,我数学一般,物理又是最差的,兴趣和专业不相符。
 
▲陈高照在北化度过了大学岁月
 
到佛山工作感觉到了乡下
在蒙娜丽莎找到成就感
 
南方人去了北方,一般都不习惯。气候干燥,流鼻血,那几年该遇到的坏事都遇到了——1999年的沙尘暴,2000年的大雪,2003年的“非典”。冬天又冷,夏天又热,春夏之交漫天杨花让人打喷嚏,一毕业我就想离开北京。 
 
毕业抉择,不考研就要工作。我不想在北京工作,毕业时没定工作,于是先把户口迁回了重庆。
 
当时,二流大学开放自费研究生,武汉理工大学发来邀请,我差点去了武汉。
 
父母也帮我找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可以留在重庆。
 
还有个选择,就是来广东,进蒙娜丽莎做出口。
 
当时感觉做出口好高档,说不定还能把我英语的专项找回来。所以我背个旅行袋就来了,那是2003年。
 
记得当时公司的宿舍在江湾路,佛大后面的一条巷子里,我住的是单间。房间里没有生活用品,用10块钱买了风扇,5块钱买了草席。当时在那附近蒸一碟花甲才5块钱,生活成本低。我当时的试用工资800元(三个月)。
 
第一印象,佛山当时太烂了,一栋像样的楼都没有,百花已经是最高楼了。灰蒙蒙一片,跟当时的重庆或者北京比,落差很大。大城市的文娱项目都没有,买CD打口碟都没地方去,我觉得这不是我生活的地方,第二天就想走。但家人打电话鼓励我待下去。再说这是通过介绍而来的工作,不能一来就走。
 
一两个月后,出口部有业务员离职。当时出口部一共十几号人,只有五六个业务员,走了一个,就要有人顶上去。那时我不懂出口也不懂瓷砖,是硬上,赶鸭子上架。蒙娜丽莎出口部学外贸专业的同事多,他们教我。是客户和同事教会的我。生活上的不适就这样被工作冲淡了。
 
当时正是出口黄金时期,闭着眼都有订单找你,2004年我就能拿到1万多工资。当时物价低,花不完。又不懂吃好的(龙虾、鲍鱼什么的),肯德基、麦当劳,天天吃,又能花多少钱?2005年我先买车,雪佛兰,17万元,用的现款。这笔钱,当时可供2套房,但我选择买车,因为车可以带走,房不能带走。我老想着再干一年就撤了,没想在佛山待下去。
 
2005年我业绩是1亿多,2006年我的业绩1.8亿,当时已经带了一个组。
 
当时蒙娜丽莎年销量12亿,出口近4亿,我贡献约2亿,那时在厂里走路脑袋都昂得高。客观地说,平台很重要,跟个人能力没太大关系,在合适的时间去到合适的位置,是平台把你推高的。
 
▲老照片下的佛山
 
因为收入低离职创业
遇次贷危机靠一张单续命
 
2008年初,我离开了蒙娜丽莎。
 
离开的原因,是收入太少。卖一个货柜只有10块钱的提成,最高年收入才20万左右。如果当时是在新中源,凭我的业绩,年收入可以达到几百万元。
 
离开蒙娜丽莎之后,我注册了公司,当年3月30日拿到营业执照,公司叫卡硕,品牌名叫费罗娜。
 
我是干干净净离开的。
 
职业生涯的第一个阶段,是蒙娜丽莎成就了我。出来创业,蒙娜丽莎的客户资源我也带不走,它的主流客户是要依托工厂平台来做的,量大,成本低,也不是我一个小贸易公司能匹配的。
 
我们的贸易公司业务全部是出口,2008年至2010年上半年是纯做贸易,2010年下半年启动费罗娜品牌。
 
当时是抛光砖的天下。我们做仿古砖,要贴牌得到山东去。当时佛山的厂家不搭理,找它贴牌,感觉是丢脸的事。不管是帮别人贴牌,还是找别人贴牌,左右都是没面子。记得我还在蒙娜丽莎的时候,出口的订单做不过来,我要拿到某厂贴牌,需要蒙娜丽莎董事长亲自点头才行。很大件事,他要思想斗争几个月才点头的。当时贴牌跟现在搞上市一样。所以我是被逼无奈才去外省的。
 
2010年我去山东找仿古砖,山东统一很欢迎。其实,江西、四川、山东的仿古砖生产厂我都去了,找了十几二十家工厂,最后才选择了山东。当时山东砖质量比较差,不过统一的产品不错,接近佛山,甚至比佛山一些工厂的还好。说起来,蒙娜丽莎第一片瓷质釉面砖还是我教大家做出来的,是墨西哥客户订的。以前蒙娜丽莎是做高吸水率的小规格釉面砖。
 
2008年也做过仿板,不过开始我不懂仿古砖工艺。2010年去山东,一是山东瓷质釉面砖做得不错,还有当年山东厂率先上喷墨机,给仿古砖带来了重要的生命力。这是一个划时代的革新,仿古砖迎来了爆发。
 
2009年费罗娜销量过亿,我们的大单很多。
 
从2010年开始,到2012年,费罗娜出口全是自有产品(釉面砖)。
 
从2012年开始转型,我们不再追求销量,而是追求利润和自有产品。
 
说实话,中国瓷砖出口,OEM多,自有产品、自有包装的不多。
 
创业这个过程,说起来很简单,其实也很艰难。比如2008年遇到次贷危机,没什么生意,一度想关门的。不过下半年拿到一张意大利ABK订单,就靠这100个柜的订单续了命。
 
这其实是在蒙娜丽莎积累的客户资源、行业资源。但这并不能说我抢了蒙娜丽莎的蛋糕,比如有一个南美的仿古砖客户找上门来,我在蒙娜丽莎时没法合作,因为蒙娜丽莎仿古砖比较弱,我出来做仿古砖了大家却可以合作。
 
做费罗娜自有品牌出口,我们抢到了仿古砖风口。
 
还有,2008年的ABK订单是抛光砖,这张订单给了我们信心。创业时,我们3个股东凑了200万元。当时对我们来说,钱倒是其次,主要是订单增加了信心。
 
▲费罗娜2020年推出的“砼U”系列新品
 
▲与国漫《木兰•横空出世》合作的“木兰联名款”花片
 
针对出口做水泥瓷砖
国内走红缘于设计师
 
这些年来,费罗娜一直很稳,没有面临灭顶之灾,也没有在一两年内爆发。
 
2012年,我们抓住了仿古砖的风口,品牌开始快速成长。以前我们是用英文名“FLORINA”,2013年开始用“费罗娜”这个中文名称。商标注册时要备一个中文名,我是一分钟决定的。
 
做出口,本来就用不上中文名称的,结果又做对了选择。
 
2013年我们开始做国内,主要是中国陶瓷城有店,天天有找上门的生意。
 
2013年做水泥瓷砖时,其实我们没考虑国内,只考虑的国外。结果出口给品牌带来了“水泥瓷砖”的标签,国内也能用,这样就形成了“暗合”。水泥瓷砖,在国外能卖,在国内又是新事物,左右逢源,资源汇聚在自己身上。
 
回想起来,2013年时,其他小品类也有人做,比如金属砖、皮纹砖、地毯砖,但它们只能逢到一个源,另一个源逢不到,所以只有关注度,没有销量。
 
水泥瓷砖之所以受到设计师追捧,是因为没有其他瓷砖能实现设计师所想。
 
当时其实ICC也有水泥瓷砖,它是国际视野,知道这个产品在国外是主流产品,不过没聚焦。费罗娜聚焦了,所以2013年陶博会时一下子引起了关注。当时费罗娜的水泥瓷砖只占了半个展位,这是第一次参加陶博会,2014年拿了一个完整的展位。美国客户一下要了30个柜(V系列),那时中国陶瓷城这个平台会加速你的左右逢源。
 
喷墨技术带来的红利,使得水泥瓷砖逼真度上来了。水泥瓷砖讲究自然肌理,图案的变化,被喷墨技术很好地实现了。
 
那个时候我们做6个面是很难的,以前喷墨机的硬件设备拖不动,我们开始是一片一片生产,磨边之前再来混,用的笨办法。当我们做50个面的时候,硬件比较好了,是25个面混的。
 
我们教育客户,做水泥瓷砖要随机版面,不能固定版面。
 
当时能做完全独立的6个版面(而不是辊筒做的那种稍有移位的所谓不同版面),已经很了不起了。此外,除了是6个面,还用灰色色坯。我们的产品接近意大利同题材产品水平。
 
国外客户是有对比的。当时欧洲经济还不错,600㎜×600㎜规格,欧美市场卖10几欧元,费罗娜的产品只要8美元,所以他们的利润空间很大。国外销售,到终端是淡化品牌的,摆在展架上的产品,费罗娜的产品品相好,价格还不到欧洲产品的一半,客户拿去卖肯定赚钱。
 
2013年,费罗娜的海外客户换代升级,OEM客户都换成顶级客户,我们从部分自有品牌转换成全自有品牌。当时,我们的产品出口比国内同行贵2美元。“多卖2美金”是出口圈的骄傲。费罗娜当时的产品实际是山东砖,出口卖8美元,简直违背常理。出口市场是非常理性的。
 
销量倒没怎么涨。以前抛光砖的量很大。但是,水泥瓷砖利润更高,并且没投诉。以前做抛光砖最怕投诉,客户又要质量好又要便宜,这是个矛盾。主要是便宜,可一便宜就出事。我们以前做抛光砖也不主要是考虑便宜,还是要取得客户的平衡度,不过投诉还是不可避免的。
 
釉面砖投诉少,主要是控制平整度,还要控制好整体色度,其他没什么问题。色差?我本来就是6个面,谈什么色差?以前抛光砖,投诉多的,一是防污,一是色号(色差),我们对色对得眼睛花。
 
抛光砖还有个问题,就是付款期限。当时抛光砖一般是出口到欧美,不走东南亚市场。比如到巴西,我们不赊销,但客户提出先付预付款,然后到岸取提单再付款,可是货在海上要漂四五十天,每个月要垫多少?垫资压力大。不发生投诉还好,一发生投诉,他直接从待付款里扣,讨价还价的余地都没有。
 
做水泥瓷砖,一是投诉少了,二是市场转变了,还有客户升级了,比如东南亚、澳洲客户,都是现金结算。每单的出货量变小,市场地域变广,最高峰费罗娜出口80多个国家,现在还有50多个。我们都是顶级客户,但客户的订单小,所以成了小客户、大厂家的关系,主动权在我们手上。
 
2013年,我们出口是有红利的。红利高峰持续了两三年,到2015年,竞品(同类产品开始竞价)出现了。不过我们通过快速洗牌海外市场,占有了优质客户,他们不会因为一两美金的差别而找便宜货的。这个时期,费罗娜的产品拉力下降了,但品牌拉力上来了,我们从OEM走到了OBM。
 
2013年,费罗娜参展原本是奔着海外市场去的,结果国内消息反馈回来,让我们措手不及。我们的团队都是做出口的,按出口报价,结果毛利不够。
 
2013年下半年,黄川江入职,任国内销售总监,2014年费罗娜招商迅速,一年多时间招了60多个经销商。这其实是自然流量,除了两届陶博会,我们没有刻意打国内市场。
 
我记得当时出口销售1亿多,国内销量3千多万。
 
在国内,建专卖店、推设计师,费罗娜主要是走渠道,不过门槛较高。
 
2014年,费罗娜在上海建了第一个专卖店。当年广州经销商首次参加广州设计周,效果不错,2015年以后就是总部参加了,现在一共参加了6届,已经形成了一个IP。这时,我们参展的目的主要是瞄准国内市场,针对设计师渠道做推广了。
 
▲2017/2018/2019年费罗娜的广州设计周展位
 
国内市场按过暂停键
聚焦水泥瓷砖要做大
 
国内市场费罗娜其实按过暂停键,并没有很流畅地过渡到现在这个阶段。黄川江之所以离职,主要是瓶颈到了,当时费罗娜的经销商基本上在高端市场,三四线城市下不去。事后复盘,有内外原因,主要是没及时放低身段。
 
黄川江在费罗娜的5年里,我们是有得有失的,设计师群体尤其是华南的,对费罗娜有认知,这是最大的积累;经销商群体扎得不够深,脱节了,服务不到位,链接环节不完善,没把认知转化成生意。现在费罗娜重启国内市场,重要的是先把链接做好。
 
期间费罗娜有过产品体系调整,主要是国内瓶颈来得太快,总要想找出路。我们犯过现在很多陶瓷企业正在犯的错误,比如通过进口品牌拉高度,做些更有调性的水泥产品。2018年,公司10周年时,我还考虑过放大品牌定位,提出了“源创”,不过动心没动手。
 
2018年夏天黄川江离职,我不懂国内市场,暂停。前后“撩”了至少20人,没找到合适的人。
 
2019年七八月重启国内市场,费罗娜是产品先行——为国内打造的产品,主要讲适用性,即一个面尽可能地满足所有客户群体的需求,比如亚面,要兼顾商业空间、高端家装的质感。国外都是大系列,比如按防滑系数P1、P3、P5,最少3个面,3个规格、5个颜色,1个系列至少45块产品,还要加花片等配套,每年至少要出2个“澳洲”系列。
 
国内国外标准还不一样,产品不能通用。
 
李松等人于2019年10月入职(任品牌总监),让我信念更坚定。品牌、业务都有人了,之后就是国内团队重建。
 
我们是2019年七八月产品重启,2020年招商重启。第一年的目标是招商100个,现在已经完成了70个。这还要考虑到疫情原因,今年我们实际上只干了3个月。从0到100,对高端小品类而言,这是火箭速度。
 
三年规划,我们要开300个经销商,销量1亿。
 
重启国内市场,其实源于我对出口形势判断持悲观态度。
 
2019年4月,美国对华反倾销。
 
从2015年至2019年,费罗娜出口平稳,按部就班。当时虽然各国都有反倾销措施,但我的市场范围广,出口绝对发货量不会集中在一两个国家。2019年,美国有3千万销量,已经是我最大的市场了,但只占我20%,没到要生要死的地步。
 
我范围广,风险分散。这种局面是客观发展的结果——我做单一产品,只能成为某个客户这一品类的合作方,对我而言没大客户。这种模式,抗风险能力强,但不会销量暴增。
 
2019年,我对出口的悲观,主要不是来自销量的下滑,而是来自中美对抗。美国要对中国反倾销,全球不安宁,因为不少国家跟美国走的。我的投入不愿意往不确定方向去,因为风险大。虽然说是平稳期,但每年我们对展会的投入是固定的。我宁愿投国内,国内两大趋势我看得准——国内消费群体年轻化、设计师下沉;第二是国内基数低,在出口增长乏力的时候,国内增长抓得起来。这就是我整个公司的经营导向转向国内的原因。
 
2019年费罗娜出口不到1亿,今年因为疫情影响,估计出口只有5千万,但内销会增长。今年主要是招商,销量预计2021年会回到以前的状况。
 
从“水泥砖”变成“水泥瓷砖”,品类命名是去年年底改的,目的是让品类更清晰,减少与设计师,尤其是终端客户的沟通障碍。而这也符合行业命名的规则。我觉得,材质的问题,不要用第二句话来解释。水泥瓷砖的同行,有些还没改过来,我希望品类名称能统一起来,共同把品类做大。
 
我们准备做水泥瓷砖品类研发中心,把品类做大,当然我们自己也是受益者。我喜欢开放性,希望设计师也参与(不止是技术层面),让品类更有活力。
 
还有,水泥空间的输出,尤其是家装领域,让水泥瓷砖真正能被大众接受,我觉得领头羊要承担这个责任。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debug: 0, //如果分享失败,把0改成1开启错误提示看看 var s_title = $(document).attr('title'), // 分享标题 s_desc = $('#description').attr('content'), //分享描述 s_link = location.href.split("#")[0], //分享链接 s_imgUrl = "https://" + window.location.host + "/wechatpic.png"; // 分享图标